(专科,学制三年)
一、专业简介
核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重要的高科技领域之一, 核技术应用已在国防现代化建设、工业、农业 (含粮食)、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核与辐射检测防护技术专业属于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领域。该专业是环境保护部重点建设专业,是为了保护人类与环境避免受到辐射损伤以及解决国家或相关企业在核能与核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辐射污染与核安全问题而设立的专业。通过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我国核技术利用发展奠定坚强基础。
二、专业特色
该专业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立足点,加强校企合作,直接与用人单位对接,根据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同时,本专业秉承我院“核”特色,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填补核与辐射检测防护技术专业开设院校少,人才需求缺口大等特点。以适应现代核与辐射检测技术与防护技术的人才需求。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核与辐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核与辐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能够从事核与辐射的技术利用、辐射防护、辐射监测与监管等领域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四、培养规划与素质要求
1、基本要求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语言能力,以及较熟练的计算机能力。能够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较强的操作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身心健康发展。
2.专业要求
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核电子学、核与辐射监测、辐射安全和技术规范、辐射防护等基础知识;具备辐射检测和防护技术相关的基本技能,以及环境辐射监测和评价报告的撰写及编辑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学制
三年(学习年限:3--5年)
毕业学分要求:包括总学分要求及各教学环节的学分要求。
达到核与辐射检测防护专业毕业所要求的课程学分结构表
课程平台 |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 分 |
占总学分 比例(%) |
备 注 |
专业基础 |
专业基础课程 |
必 修 |
37.5 |
28.85 |
|
专业教育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 修 |
42.5 |
32.69 |
|
专业方向课程 |
选 修 |
17.5 |
13.46 |
| |
综合素质 |
通修课程模块 |
必 修 |
26.5 |
20.38 |
|
公共选修课模块 |
选 修 |
6 |
4.62 |
| |
实践能力 |
实践教学 |
必 修 |
54 |
41.54 |
|
选 修 |
17 |
13.08 |
| ||
总 计 |
必 修 |
106.5 |
81.92 |
| |
选 修 |
23.5 |
18.08 | |||
合 计 |
130 |
100 |
七、主要课程及其关系结构图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原子核物理基础、核与辐射安全导论、核电站系统及设备、核辐射探测方法、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护技术、辐射剂量与防护、核安全法规与技术规范、核电站环境监测技术、电离辐射医用及防护、射线检测技术与防护、数据获取与通信原理基础、专业英语等。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生产实习、课程实践、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八、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辐射防护、环境辐射监测与监管、核医学仪器设备操作、核分析技术、以及无损检测、食品辐照等核技术利用等相关岗位,可到核技术利用、辐射监测、医院、环保等企事业单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