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与新能源技术系招生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11-05-13

核工程与新能源技术系所设专业:

本科:1核工程与核技术、2热能动力与工程、3环境工程、4应用物理、5水利水电工程

专科:①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

联系电话:78209417820899

1、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学制四年,含核工程方向、核技术方向、无损检测与评价方向)

咨询电话:核技术、无损检测与评价-7820724、核工程-7820231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我院特色专业,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专业实验多达40多个,类型丰富,居四川省前列。该专业教师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科研工作。毕业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反应堆工程、核辐射剂量防护、核电子学、铀矿地质等专业知识,能够掌握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技能,适应现代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发展需要。

主要课程:核电子学基础、辐射剂量与防护、核物理实验方法、核科学概论、反应堆物理分析、核分析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热力发电厂、核辐射探测实验、核工程实验等。

就业方向:就业领域涉及核电站、火电站、放射性核素生产、环保局等企事业单位,可从事核电站、火电站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在环保局、核电站等与核辐射防护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分析、无损检测等工作;到核仪器相关单位进行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维护工作。

 2、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含制冷空调方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方向)

咨询电话:782023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较全面系统的掌握热能工程、动力机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具有进行动力机械设备的设计、运行、研究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热工仪表与测量、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装置设计、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工程建设、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和研究等相关工作。也可到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单位,从事节能技术、制冷设备和制冷空调工程的设计、实验研究、制造、热工控制、安装和运行管理及营销等工作。

 

3、环境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含水污染控制工程方向、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方向)

咨询电话:782064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系统的环境工程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以环境工程领域的最新理论动态和学科前沿的专业知识,能在市政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清洁生产审核以及水资源保护等领域内从事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污水厂设计与运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给水排水工程结构、新能源材料、dF"Sz4DY#清洁生产审计、环境工程经济学等及相关专业实验。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政府环保部门、工矿企业、设计单位等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环境咨询审计、排污权交易等方面的工作。也可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

 

4、应用物理学(本科,学制四年,含太阳能技术与应用方向、光电子技术方向、照明技术方向)

咨询电话:7820068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太阳能技术、光电信息技术、物理电子学等领域内具备宽厚理论基础、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从事太阳能光伏技术、光电子、半导体技术等相关产业的材料、工艺与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和相关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多晶硅生产工艺、硅材料技术、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利用技术等。激光技术、光电检测与信号、光纤通讯。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光源、半导体照明工程应用及相关专业实验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太阳能相关单位从事研究、设计等工作;可在与光电技术相关的公司,从事光电子产品开发、光电器件加工装配、调试、检测工作;可从事半导体光源的材料与器件、半导体照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可在企业从事半导体材料生产、材料性能与结构检测等工作,也可报考物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习深造。

 

    5、水利水电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含水利工程方向、水电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新时期水利水电建设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水力学、水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开设工程建设管理等课程,力求做到知识创新与高新技术应用并重,技术与管理兼顾。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学、水力学、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工建筑物、水利施工与工程管理、水电站与水电站电气设备、工程测量学实验、力学实验、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水电站课程设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水利系统、水电系统、电力系统、铁道设计院、工程局、水利局、研究院所以及城建、交通等部门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工程与运行管理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①、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科,学制三年,含电厂热能动力方向、内燃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咨询电话:782023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热能工程、动力机械、流体机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具有机械加工和热动设备检修的基本能力,能够对热动设备进行维护和运行管理的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机械基础、热力过程自动调节、金属材料、电厂锅炉、电厂汽轮机、热力发电厂、泵与风机、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热力发动机基础、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内燃机故障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安装、检修和基层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内燃机及新型动力设备的开发研制、汽车发动机制造、内燃机排放控制、新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环保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工作。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