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乐山市茫溪河水质及表层沉积物磷形态研究课题”验收会在乐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召开。我校科研处常兰处长、冉均均老师、核能系环境工程专业教师代表母康玲参会。 会上,乐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王辉所长介绍课题研究进展,常兰处长汇报了课题研究成果。 专家组一致认为,茫溪河磷形态研究课题立意新颖、目的明确,基本摸清了茫溪河总磷流域的时空分布和释放规律,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对于指导茫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课题成功通过专家验收。 课题验收会议现场 茫溪河是岷江左岸重要支流,受天然来水及沿河生活源、农业源和工业源等影响,是四川省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的重点小流域之一。 为摸清茫溪河水质和底泥中总磷时空分布、形态组成及“吸附-释放”规律,科学指导茫溪河水环境治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于2022年启动了“乐山市茫溪河水质及表层沉积物磷形态研究课题”。西南交通大学、市中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四川中和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等技术单位参与了本课题研究。 课题启动以来,课题组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高温极端天气的影响,先后开展了全流域现场踏勘、水样底泥样品采集,构建了磷形态实验室分析方法,对茫溪河流域的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形态组成及分布特征开展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乐山市茫溪河流域磷形态分布研究报告》《河流水样、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检测方法》等2项成果。 课题组现场踏勘茫溪河流域 采样点记录 现场项目测定 实验室测定 本项课题研究的核心成员是核能系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创新团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师生团队不辞辛劳,现场采样,实验分析,撰写报告,极好地锻炼并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是校地科研合作的有益尝试。通过此项目,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充分调动了老师团队的积极性,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服务于地方环境保护工作中,促进了校地校企合作项目的落实落地。 供稿:乐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科研处、核能系环境工程专业 2023.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