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纳自我 向阳而生—核能系心理健康小课堂


发布时间:2024-04-30

我们需要正确面对和理性认知心理疾病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着升学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家长、社会包括学生自己,更多注意自己的发展,从而忽视了自己的心理和情绪,而心理和情绪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请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拥有快乐的情绪。其实,我们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认知不够全面,经常可以看到媒体上有学生因为心理原因或者心理疾病自杀的消息,而家里的长辈总会觉得是他们自己的心理素质不行,或者抗压能力有限。也许对于长辈的这一代人群来说,他们很难以及不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从而把心理疾病的患者看做软弱无能的人。而我们需要正确面对心理疾病,去正确认知它。心理疾病并不是所谓简单的"情绪不好",是一种真真正正的疾病。它是由于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而造成脑功能障碍,从而破坏了人脑功能的完整性和个体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所造成。精神病的基本症状是精神活动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精神生活,甚至作出危害自身和社会集体的行为。常见的心理疾病有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其中,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但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只有不到10%的抑郁症患者接受了相关药物治疗;在2023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就已经超过超过了3.5亿;而且,抑郁症的发病已开始出现低龄化趋势。而双相情感障碍是世界六大重型精神病中的其中之一:双相情感障碍(BD)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抑郁发作时,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其复杂性体现在情绪低落或者高涨反复、交替、不规则呈现的同时,伴有注意力分散,轻率、夸大、思维奔逸、高反应性、睡眠减少和言语增多等紊乱症状。还常见焦虑、强迫、物质滥用,也可出幻觉、妄想或紧张症状等精神病症状。而现在,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一样出现了低化趋势。患上精神疾病后,不仅精神会严重内耗,就连身体也不会放过你,产生十分严重的躯体化特征:手抖,耳鸣,心慌,气短,脑雾,脑鸣,幻觉,幻听,关节无理由疼痛,控制不住的自我伤害行为……

image001.jpg

在当今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心理健康也越来越成为生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他是否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心理的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更好地掌握和吸收知识,不停地完善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心理健康可以培养并增强大学生的独立性。每一个学生都是在经过多年的学习生活、困难的高考,经过筛选后才进入了大学时。但在上大学之前学生很多事情都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性,上了大学之后,不仅摆脱了父母的束缚,更是远离了熟悉的家乡,一下子没有了紧张的课程和严格的纪律,突然从一个“禁锢的牢笼”到“自由的天堂”,难免会不适应,甚至无法很好控制住自己。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依赖性,尽快调整好状态,进入和适应大学生活,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image003.jpg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面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

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image001.jpg

心理异常或者严重的心理障碍需要正视,及时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是可以好转和康复的。但每个人都有情绪的低谷期,不必过于焦虑和恐慌,这不是心理出了问题。

心理健康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心理健康,从小的方面讲,会影响一次比赛的结果,一次考试的成绩;从大的方面来说,心理健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历程,影响着我们的终身幸福。关爱自己,维护心理健康,我们可以这样做:第一,学会和自己和谐相处,管理自己的情绪,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面对自身的缺点,不气馁,有意识地克服缺点,避免陷入过度自卑的泥潭中,更重要的是多看到自己的好的一面,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完善自己。最终达到认可自己,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拥有自信,相信自己。第二,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平衡好生活。比如生活与学习的平衡,自我与他人的平衡,休息、锻炼与放松的平衡,提高生活的适应能力。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修复身体和保持活力的重要方式,对保持心身健康非常重要。坚持锻炼,将运动变为一种生活方式。运动不仅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它还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产生内啡肽,让我们保持平静,缓解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人际互动中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第三,培养积极心态,选择多彩的人生。我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的一切,很多都是我们心中的折射,所以才会有人说,心若改变,世界也随之改变。生活中的人,或乐观或悲观,悲观的人总是在生活中寻找缺陷,所看到的是满目疮痍;而乐观的人总能从生活中发现潜在的希望,看到的是绚丽多彩。当我们把视野盯着消极和暗淡时,整个生命便失去了颜色;而当我们将视野投向美好的未来,就会看到欣欣向荣。同样半杯水,有的人会想“还好,还有半杯水”,而有的人会想“真倒霉,只有半杯水”。同一个事物,具有两面性,善于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多多给世界积极的解释,常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培养积极的心态。

另外,别忘了,在有需要得时候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部门(学院心理健康中心,0833-7820525),系上学工办也有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咨询的老师(0833-7820814),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不能很好调适的时候,就可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交流,寻求外界的指导和帮助。

爱自己,意味着,当自己状态良好时,能够继续保持,再接再厉,做好生活的掌舵人。爱自己,也意味着,当自己处于低谷时,给自己的内心打开一扇窗,让窗外的阳光温暖自己。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世界和我爱着你,请你也记得在寻常日子里,学会关爱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五月夏林初盛,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阳光般的心态,也祝福大家在每个寻常的日子里都能收获喜悦。

撰稿人:

核能系 纪晓艳

2024.4.3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