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黎鹏
年级专业:2021级核工程与核技术
毕业去向:升学 (成都理工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专业)
大学四年感悟
四年前,怀着对核科学的热情与好奇来到了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说实话,当时来到这个学校的心情是非常糟糕的,因为我的不少同班同学都去到了他们的理想学校。还未系统学习核科学的专业知识前,我喜欢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当时填报志愿时,考虑到很多学校都有计算机专业,心想“会不会太卷了,算了,选一个稀奇古怪的专业吧”,于是,当时填报了“飞行器设计与制作”、“生物工程”、“弹道导弹指导与控制”、“武器发射工程”以及“核工程与核技术”等等,最后听从命运的安排,来到了学校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我对这个专业的好奇程度简直拉满了。在未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我就已经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这个专业。
入学后的军训期间,某个晚上我正在宿舍自学Python,正巧被核能系的左卓老师查寝时看到。他注意到我书架上的《嵌入式开发》相关书籍,得知我从初三起就开始学习C语言后,便邀请我加入他的课题组。回头看,这或许是我大学期间最幸运的转折点。
进入课题组后,刘浩然师兄引导我开始接触“中子-伽马甄别技术”这一研究方向。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痛苦”的:文献看不懂,英文障碍重重,不知从何学起。但师兄总是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我讲解专业知识。渐渐地,我开始找到自己的节奏,利用自己编程的特长学习MATLAB,并编写了用于自动拟合FoM双高斯峰的程序。最终,在左卓老师与师兄的指导下,我以第三作者的身份发表了第一篇关于PCNN抗噪性能与参数选择策略的学术论文,也逐渐适应了课题组“讨论—碰撞—解决问题”的科研氛围。
大学期间,我觉得我完成了比较重要的几件事情。第一件,踏踏实实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应用于科研活动中,还额外了解前沿科学——“粒子探测技术”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不单纯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科研文献的阅读加以自身理解获得。第二件,自身的英语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高中时期,英语没及过格,普遍在50-60分(150分)。进入到课题组后,切身实地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左老师也鼓励我坚持背单词,师兄时不时发文章给我看(我们组不成文规矩——“只参考英文文献”),我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一点最后落到我考研英语一的成绩上(英语一:62分)。第三件,收获了一个紧密有序的“团队”,说实话,科研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依赖一个稳定可靠的团队,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成都理工大学作为我的考研目标,因为一个人融入一个团队,或多或少需要时间,我进入研究生阶段,已经不需要再去适应新的科研氛围了,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对于我来说——成都理工大学的平台足矣。
师弟师妹们,什么时候都不晚,来到这个学校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踏实学习四年,终究会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做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和得失而放弃,成功的路上“确实很痛苦”,但是“抗一抗”还是会过去的,我们要像生成式AI那样在“试错”中进步,最大的成功就是“进步”。
大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参研项目:
基于新型智能算法的中子-伽马甄别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参研 |
科研成果:
学术论文
(1) Hao-Ran Liu; Zhuo Zuo; Peng Li; Bing-Qi Liu; Lan Chang; Yu-Cheng Yan. Anti-noise performance of the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 applied in discrimination of neutron and gamma-ray[J].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22, 33(75):1-13. (中科院1区Top)
(2) Hao-Ran Liu; Ming-Zhe Liu; Yu-Long Xiao; Peng Li; Zhuo Zuo; Yi-Han Zhan. Discrimination of neutron and gamma ray using the ladder gradient method and analysis of filter adaptability[J].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22, 33(159):1-11. (中科院1区Top)
(3) Bing-Qi Liu; Hao-Ran Liu; Lan Chang; Yu-Xin Cheng; Zhuo Zuo; Peng Li. Discrimination of neutrons and gamma-rays in plastic scintillator based on spiking cortical model[J].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23,55:3359-3366.
(4) Haoran Liu; Peng Li; Mingzhe Liu; Kaimin Wang; Zhuo Zuo; Bingqi Liu; Pulse shape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the Tempotron: a powerful classifier on GPU[J]. 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 2024,1-12.
(5) Liu, Haoran, Mingrong Xiang, Mingzhe Liu, Peng Li, Xue Zuo, Xin Jiang, and Zhuo Zuo. 2024. "Random-Coupled Neural Network" Electronics 13, no. 21: 4297. h t t p s://doi.org/10.3390/electronics13214297
(6) Yiran Chen, Haoran Liu, Mingzhe Liu, Yanhua Liu, Ruili Wang, and Peng Li. 2024. Moving Object Tracking based on Kernel and Random-coupled Neural Network.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in Asia (MMAsia '24).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Article 8, 1–6. h t t p s://doi.org/10.1145/3696409.3700168
(7) Xue Zuo, Haoran Liu, Mingzhe Liu, Dongfen Li, Kaimin Wang, Peng Li, Ruili Wang. Super-Resolu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Random-coupled Neural Network and EDSR. Signal,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 (已接收).
发明专利
(1) 黎鹏,左卓,罗静蕾,刘浩然,王凯民,柳炳琦,颜瑜成,一种中子-伽马射线甄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2024-01-23至,中国,ZL202211674599.8
(2) 左卓,黎鹏,刘明哲,郑昀昀,黄晓楠,刘天昊,刘浩然,一种粒子相似性波形甄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2025-03-25至,中国,ZL202311130789.8
![]() | ![]() |
(1)Haoran Liu, Peng Li, Mingzhe Liu, Yiran Chen, Rui Yao. RCNNshift: Moving Object Tracking with Kernel and Training-Free Spiking Neural Network,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参与同行评议
Journal, ACM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ISSN: 1551-6865 (h t t p s://portal.issn.org/resource/ISSN/1551-6865) (作为reviewer 审稿1篇,图像处理方向).
获奖证书:
省级奖项
(1)“2024年挑战杯” 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2)第十四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3)2023 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4)2024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 |
校级奖项
(1)2022年学年三等奖学金
(2)2022年优秀学生
(3)2023年科技创新奖学金
(4)2024年科技创新奖学金
![]() | ![]() |
![]() | ![]() |
专业技能证书:
(1)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初级
(2)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无线电台操作证书——A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台执照
![]() | ![]() |
![]() |
来源: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指导老师:左卓
编辑:张崇棋
审核:鄢泽林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