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学校校长奖学金获得者鲜铭权


发布时间:2023-05-30

基本情况:

姓名:鲜铭权

性别:男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系别:核工程与新能源技术系

年级:2019级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image001.jpg

主要获奖情况:

第三届校长奖学金

2020-2021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1-2022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2年科技创新奖学金

学校优秀大学毕业生

2022年  获得全国人工智能机器人大赛三等奖

2022年  获得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

2021年  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赛区一等奖

在校期间共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省市级奖项3项,院级奖项4项。

image002.jpg

学术科研情况:

1.第一作者发表《MC模拟计算W-SiC辐照损伤研究》(北大核心)

2.第一作者发表《Research  on Supplier Based on Dynamic Weight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被Clausius  Scientific Press 国际期刊收录

3.第一作者发表《基于超松弛迭代算法的室内循环水供暖研究》于《科学与技术》,国家级期刊收录

4.参与发表Research  On Foot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Score Based On Multi-leve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在  lmage Processing,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s  EI收录)

5.第一作者身份获授权《一种射线探伤检测的辐射防护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6.第二作者身份获授权《一种便携式有线耳机收纳器》实用新型专利

7.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人工智能应用与医学图像肿瘤诊断系统》软件著作

8.第三作者获授权发明专利《基于下降沿幅值百分点斜率的数字n/γ甄别方法》

image003.jpg

image004.jpg

image005.jpg

image006.jpg

image007.jpg

毕业去向:哈尔滨工程大学读研深造。

个人事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大学四年,他认真学好每一门专业课,打牢基础,专业技能精益求精,四年共修课程52门,17门专业核心课程达到90分以上,多门课程达到满绩,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获第三届校长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荣获院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担当时代重任

个人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良好的逻辑能力,于是他积极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和数学竞赛,自学多门编程语言。数学建模不仅带给他过硬的编程本领,还教会如何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科研问题。这无疑为他以后的科研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2021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四川省一等奖。2022年参加全国人工智能机器人大赛,获全国三等奖。同年参加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获得学院一等奖。这些满载而归的背后是不曾缺席的数学建模训练,是早八晚十的图书馆生活,是刷完的一摞又一摞数学竞赛习题。

不忘科研报国初心,砥砺科技强国之志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积极参加各类课题组,通过无数次课题讨论,无数次的通宵达旦的编写代码,他开始慢慢从提小建议,到写代码,再到论文框架设计,从打辅助到当主力,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他开启了他的科研攀登之路。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家级期刊1篇,以第一作者发表CPCI国际期刊1篇,与导师合作发表EI期刊1篇。在此之后,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多次申报学院苗子工程项目。针对聚变堆第一壁材料存在的两个问题:1.第一壁内出现大量结构缺陷,导致其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改变;2.引起燃料滞留问题,降低聚变堆等离子体的品质。于是,提出了一种新型聚变堆第一壁W-SiC的复合涂层材料模型,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抗辐照性能,有利于缓解等离子体对第一壁材料的冲击,保证等离子体品质。该项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

针对当前的医学图像仍然需要医生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得出诊断结果,在医生高强度、长时间工作中易出现诊断失误的问题。他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同时与医院放射科实习的同学密切沟通交流,共同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肿瘤诊断系统。该系统利用了神经网络技术,加速和优化医学影像的诊疗过程,极大地避免了医学影像诊断失误等问题。该项目已授权软件著作。

此外,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身份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他还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涉及深度学习的肿瘤基因突变点特征提取与分类,该方法相较于传统分类器在肿瘤分类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后续为肿瘤临床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另一项利用下降沿幅值百分点斜率的数字n/γ甄别方法,该方法具有甄别速度快,甄别准确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辐射探测技术领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这一路走来,收获的不仅仅是丰硕的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放弃的创新精神。而他在取得这些成果以后,也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在科研的道路上,他一直在奋力奔跑。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他在2023年考研中以综合排名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如今,历史接力棒已经交到了他们的手中,今天的他们将引领明天的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使命在肩,责无旁贷,践行科学家精神,不忘科研报国初心,砥砺科技强国之志,为创建科技强国不懈奋斗。未来他会将他的热情与智慧投入到祖国的国防事业建设中去,为祖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添砖加瓦。他要做新时代的科创引路人,科技强国,圆梦今朝。

image008.jpg

image009.jpg

联系我们